Line目前在台灣是使用率最高的社群平台,90%的台灣人口都會使用
男女比例為50.8%男性、49.2%女性,年齡分佈15-19歲9.3%、20-29歲18.7%、30-39歲23.2%、40-49歲20.3%、50歲以上28.5% (數據來源:Line官方報告)
使用目的98%與家人朋友傳訊通話、51%和同事討論公事、45%閱讀新聞與資訊、32%使用LINE Points、30%關心朋友動態、28%觀看影片、25%獲得商品或優惠資訊 (數據來源:尼爾森媒體2018)
(下圖:Line開發者李海珍,同時為Naver創辦人)
Line通訊軟體起源
韓國最大網際網路公司Naver的創辦人李海珍
在日本331大地震時期無法聯繫到家人,因此發想可以同時透過電信和網路雙頻的通訊軟體
因此在東京設立資訊服務公司,開發出Line通訊軟體
為了達到訊息傳達的準確性,加入「讀取回條」功能做及時訊息傳達的確認
(下圖:Line貼圖人物設計-圖片來源 Line原創貼圖官方頁面)
Line功能演進及經營方向
由於軟體開發的目標是達到通訊的準確度
所以會非常重視資訊的傳達和使用者之間的互動
不同於其他社群平台會以演算法提供內容
而是百分之一百的傳達資訊,但會讓接收者決定是否要獲得
也因為這樣精準的訊息傳遞,成為很多企業商家宣傳的重要管道
一、個人互動功能
1.貼圖:提升聊天之間的趣味,和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時的應對
2.群組:讓相同話題可以多人進行討論,並能用不同主題區分
3.視訊:做最即時的訊息傳遞,也增加行動平台使用的便利性
二、企業化功能開發
1.Line官方帳號、Line@生活圈:以企業認證或申請的方式,提供有發文、抽獎、集點等機制的帳號
2.Line Points、Line Pay:以贈送禮品、積點與金流支付,把商業流程帶入平台互動中
3.Line AD:各種廣告形式,加入任務機制,提升購買廣告者的目標達成
(下圖:Line官方廣告LOGO)
Line廣告欄位及模式
一、Line Today
1.欄位:新聞頁面
2.模式:有焦點新聞、原生廣告、Pre-roll、首頁告示等模式
二、Line Expand Ad
1.欄位:Line錢包頁面
2.模式:展開式Banner
三、Friend Tab Banner
1.欄位:好友頁面
2.模式:上方Banner露出24小時
四、Line Ads Platform
1.欄位:主頁貼文頁面
2.模式:可精準做分眾發送,並能選擇CPM(影片曝光)、CPC(點擊計費)、CPA(網頁轉換)、CPI(APP下載量)、CPF(增加好友量)
五、Line Points Ads
1.欄位:送禮積點頁面
2.模式:可用任務性質達到目的,CPI(APP下載量)、3DM(下載APP並開啟三次)、CPE(達到特定任務)、CPWL(網頁瀏覽五分鐘)、CPA(達到特定網頁動作)、CPV(影音廣告保證觀看)、BSP(必須完整觀看影片)、FBV(保證觀看與加入好友)、CPF(增加好友量)
賽斯數位行銷課程:http://bit.ly/31ffoxh